阿拉善盟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出台地方实施方案,实现科学引领有序推进
阿拉善盟将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由盟委办、行署办联合印发《阿拉善盟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和《阿拉善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标准(2015--2020年)》,明确阿拉善盟“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形成具有阿拉善盟特色,符合群众实际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针对贫困地区这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环节,印发《阿拉善盟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助推贫困地区尽快实现文化小康。
(二)积极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动力增添活力
围绕公共文化改革重点任务,坚持以改革为引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自治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要求,2015年在阿左旗巴彦浩特镇紫苑华庭社区、巴润别立镇阿拉腾塔拉嘎查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阿拉善盟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全盟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同时,建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长效机制,制定《阿拉善盟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细则(试行)》,并通过盟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和盟行署常务会议,将于近期印发实施。二是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印发《阿拉善盟公共文化单位法人结构治理工作方案》,在2015年已组建的盟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理事会试点基础上,推动旗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组建理事会工作。截至目前,三旗“三馆”组建理事会工作均已完成方案审定批复,并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为公共文化单位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的规范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管理、监督和保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规范化迈出坚实步伐。三是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由盟行署下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并与多个专业院团在惠民演出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以改革促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一是实施公共文化重点项目工程。启动阿拉善演艺中心、阿拉善盟美术馆、阿拉善盟群艺馆新馆、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阿拉善演艺中心、美术馆建设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投标,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已主体封顶。大力推进“文化固边”工程,实施阿拉善盟数字微波改造二期工程,开通了额济纳旗至东风镇的数字微波链路,阿拉善广播电视自办节目首次覆盖东风镇、东风航天城。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圆满完成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设备配发及安装工作,共向全盟三旗图书馆、28个社区、9个嘎查配发电脑160台,进一步提升文化共享工程覆盖率和服务效能。继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已完成额济纳旗8个苏木镇、19个嘎查设备安装工作。三是继续推行“文化惠民卡”,通过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引进文艺晚会《春天的礼赞》、大型民族舞剧《我的贝勒格人生》等高品质文化产品,同时,积极探索文惠卡购书、观影等功能,实现文化惠民和商业运营良性互动。四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全盟开展广场消夏文化活动、原生态艺术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举办文艺骨干、冒顿潮尔、小戏小品等公益性文化培训33期。以城乡基层特别是农牧区群众为服务对象,通过送文化下基层等形式,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2017年,在军营、学校、社区等设立“流动图书点”16个,开展“草原文艺天天演--文化惠民演出工程”等文化惠民演出352场次,受益群众近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