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服务>>查询服务>>基础设施
二连浩特市国家地质公园(更多详情请查阅内蒙古文化地图)

  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额仁诺尔盐池一带,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景区内现已建成恐龙科普馆、矿物晶体馆、化石埋藏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以及树化石景区。

  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是亚洲地区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其发掘面积广泛,化石保存完整,种类多,是研究亚洲地区恐龙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基地。加上公园内的二连盐池和湿地景观,构成了公园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群。其中具世界级的2处,国家级的5处,自治区级的2处。

  2006年申报建立了自治区级恐龙地质公园,2009年8月,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顺利通过我国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格评审,被正式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特点,将公园划分为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遗迹景区、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景区和宝德尔花岗岩石林景区。另外,在公园周边还规划了一系列地质遗迹科学考察点,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43.2km2。

  2004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连年为二连浩特市落实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累计落实保护专项经费达到4540万元,用于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工作。二连浩特市政府在严格落实项目地方匹配资金,保证自治区地质遗迹保护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使地质公园建设、恐龙品牌打造的档次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二连浩特市近五年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恐龙品牌打造中累计完成投资近两亿元。

  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地质公园核心区内的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恐龙科普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博物馆及办公区等五大部分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同时对核心区进行了高质量的网围栏围封,初步完成了保护区标示牌和地质公园标示系统建设;修建了通往地质公园核心区8公里的专用柏油路,完成了通水、通电和通信覆盖工程。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各主题馆及办公区总建筑面积近9600平方米;硬化总面积37000平方米;种草绿化总面积117830平方米;植树100亩;主参观道路2150米;二级参观路径2660米;同时完成两个小型休闲区和一个综合休闲娱乐区建设。

  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位于地质公园核心区东南角,该区域恐龙化石富集但暴露、风化严重,建馆的目的就是对即将暴露的化石进行原地保护,并把经过保护处理的化石进行原地展示。

  恐龙科普馆位于地质公园核心区正中,主要包括化石埋藏展区、恐龙模型、古生态复原展区及多媒体播放区。该馆以恐龙科普为主要目的,通过多媒体触摸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多媒体播放和恐龙复原模型展示、化石埋藏展示等手段,对游客讲述恐龙科普知识。

  矿物晶体馆位于恐龙科普馆东侧,主要展示我区和全国各地的精品矿物晶体标本。该馆展出矿物晶体标本292块,分别属于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钨酸盐及自然元素等。该馆在展示精美矿物晶体标本个同时,主要进行地质矿产和矿物晶体方面的科学知识普及。

  通过一系列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的地质公园核心区已经成为一个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地学知识科普教育、人文历史展现于一体重要科普教育场所和旅游观光景点,与二连浩特口岸特有的国门、界碑等特有的人文资源共同构成了二连浩特市特色旅游业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