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机器人
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重建乡村文明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07
【字号:
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下,乡村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人文社科领域,对乡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也应有深层次的评估和理论探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人类研究所与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山东社科论坛“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其他学者,对于转型中的乡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和中肯的建议。 

  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提出要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重建乡村文明,实现民众自身文化价值的体现和延续。

  重新审视变动转型之中的中国乡村,在世界文化转型大背景下的乡村转型也迫在眉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提出了乡村文化转型的依据与构想,他认为乡村文化治理必须要完成几个转型:即从文化生态转到文化心态;从文化实践转到文化自觉;从简单思维转到复杂思考;从节庆仪式转到文化记忆;从孤芳自赏转到大众创造。

  通过乡村转型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益龙将转型中的现实乡土社会界定为“后乡土社会”。后乡土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发展出路问题,在现代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应该创新治理体制,迈向综合治理,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有机统一,构建联动机制,广泛引入市场等社会力量参与,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帮助农民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

  以艺术和教育强化乡村精神扶贫 

  在当下城市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成了人类未来发展最具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人类对未来思考和创造的一块有用之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基于自己的艺术学背景,提出了“艺术扶贫”的观点。她认为,当今乡村建设的目标不应局限于让乡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美”起来、文艺起来,这就需要有新的创意、新的生活样式。要发现、重估、修复乡村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文化的重建中,艺术家和人类学者要发出声音。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教授李振峰基于自己长期的乡村教育背景,提出教育扶贫的观点,他认为应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新路,提出了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复兴之路构想,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利用新的搬迁模式和市场力量应对乡村扶贫 

  对于日益空心化的乡村生态问题,专家从搬迁模式和市场力量等角度,为乡村扶贫出谋划策。

  面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巫达以凉山彝族地区部分村寨搬迁为例,从文化变迁角度剖析了该地区扶贫模式的正面效应,强调了乡俗乡规等文化因素的现实意义。

  与政府行为的搬迁相对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提出了市场搬迁的概念,他建议要充分发掘资源优势、组织贫困农户;依托社会网络,发展消费者群体;启动城乡对接,开展产品配送;利用“线上线下”,进行城乡互动;创新多种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去除中间环节,实现价格共赢。

  在分组讨论阶段,专家还围绕“政府乡村治理角色”“乡村文脉重寻”“手工艺传承”“地方戏曲与乡村文化复兴”“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开发”等主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议。与会专家关注了乡村治理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引导传统乡村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对接;针对乡土文明传承日渐中断的局面,提出保护乡村环境蕴涵,以艺术对接“乡愁”的畅想;针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如何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诸多方案。

 
责任编辑:赵建华 高明博
附件下载:

下一篇:诚意的文艺评论要在新媒体及时发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