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机器人
沙格德尔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4
【字号:
打印

  《沙格德尔》是巴林右旗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沙格德尔》的产生时期、产生地点、产生的历史条件确定了他的政治色彩和文化色彩。

  沙格德尔其人生于公元1869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人。出身贫困牧民家庭。7岁到林东召庙当喇嘛。因聪明伶俐,20岁时已经通晓佛教经文,而且对民间故事、诗歌、格言等都有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沙格德尔在寺庙中一直生活到35岁。二十多年的寺庙生涯,使他看透了宗教阶层的伪善。召庙的个别上层喇嘛,不习经文,却整日追逐名利,在“积德行善”的骗人帐幕掩盖下,无耻地骗取百姓供物,榨取下层喇嘛的血汗。沙格德尔痛恨这种行为。曾经愤愤不平,用谚语、格言活者自己组词讽刺这些喇嘛。为揭露活佛的贪婪,沙格德尔说:“只因召庙是岩石砌成的,才坚持到今天,如果是白面捏成的,那我们的活佛早就分光吞净了”。 

  1904年,沙格德尔从召庙愤然出走,云游天下,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做武器,揭露社会的黑暗。然而,他每到一处,就用自己善长的口头诗,冲击、鞭打那些心黑手剌的封建王公贵族、诺颜和大喇嘛。沙格德尔的口头诗,成为一种反抗诗,应合了人民的心愿。沙格德尔做为“游僧”,云游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旗县时,口头创作的几百首诗广泛流传在民间。后来,学者特·乌尔袞搜集整理了这些作品,于1959年出版,书名为《“狂人”沙格德尔》。 

  从语言方面《沙格德尔》诗词尖锐而幽默、讽刺而流畅,表现了蒙古族语言的丰富。同时,也表现出了民间文化的固有特点,不仅有着政治色彩,而且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 

   

责任编辑:赵建华 高明博
附件下载:

上一篇:面塑 下一篇:敖汉旗传说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