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又称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而得名。中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随中路商人远足包头和归化等地,并逐渐在呼和浩特生根发芽,流传至今。
中路梆子在角色上有“三大门”和“三小门”之分,“三大门”即须生、正旦(青衣)、大花脸;“三小门”即小生、小旦、小丑。呼和浩特中路梆子的老生在发声、行腔、吐字等方面有高亢激越、粗犷简洁的特点;花脸的声音宽厚,唱腔舒展简洁;生角的演唱风格有的挺拔刚烈、有的柔和抒情;花旦由于受内蒙古风土人情的影响,在发声、行腔、吐字等方面形成了既高亢激昂,又婉转抒情的艺术特色;青衣讲究“咬字真,声调美,嘴巧、扣紧”;丑角在应用真假声结合,滑音、颤音、八度跳进等手法的同时,形成了幽默风趣、滑稽诙谐的演唱风格。
呼和浩特中路梆子音乐的唱腔体系、曲式结构、板式分类、板眼规律、板式连接方式等与山西的中路梆子大体相同,但在念白、演唱风格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特色。内蒙古的中路梆子语音较为复杂,形成了晋白、京白和内蒙古西部方言相混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此外,中路梆子音乐经常使用“花腔”和“杂腔”,有的声腔专戏专用,有的则专曲专用。建国后,呼和浩特中路梆子扩大了乐队编制,除传统的晋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外,加入了大提琴、二胡、琵琶、笙等。中路梆子的曲牌包括唢呐曲牌和戏曲曲牌两种。其中牌子曲有《绣荷包》、《太阳神针》、《紧杀鸡》等,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在剧目上,呼和浩特中路梆子既有《打金枝》、《秦香莲》、《梵王宫》等传统剧目,也有《小女婿》、《白毛女》、《刘胡兰》等现代剧目,还有《三娘子》、《嘎达梅林》、《王昭君》等改编剧目。
呼和浩特的中路梆子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典型,所演剧目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政治等社会层面,在历史、民俗和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1年5月23日,晋剧(中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中路梆子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