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机器人
隆盛庄四脚龙舞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4
【字号:
打印

  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28年(1763年),据传这一年天大旱,百姓惶惶,于是当地官员带领百姓云集水泉寺,摆供烧香,脱鞋取帽跪拜,向龙王祈祷降雨解难,并许愿若龙王降雨,年年舞龙灯以示恭敬。正巧第四天午时降雨,一场清风细雨使百姓无不折服欢喜,于是积极筹办还原,但该地对龙的制作全无,一官员南下,由南方背回一个小样品交与当地民间艺人模仿制作,并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舞龙套数,从此,柏宝庄乡四美庄村龙舞诞生,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大闹红火,舞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活动。

  此后,当地一个叫苏太的民间艺人提出异议,认为龙是神灵,不能缺胳膊少腿,于是在他的指导下,艺人们为龙添加了四条腿及爪,并在龙头、龙神、龙腿内装石腊灯若干,夜晚舞龙时,犹如腾云驾雾一般,十分壮观。民国17年(1928年),奉军在距柏宝庄仅5公里的隆盛庄驻扎,闻传柏宝庄“四脚龙舞”精彩,与正月初八将“四脚龙舞”请去,直至正月二十五才作罢,因而,柏宝庄从此改为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舞龙,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延续至今。 

  在“四脚龙舞”表演的前一天,由阴阳先生择“喜神”所在方向,舞龙者和自愿参加这一活动的村民,举龙前往“喜神”所在之位,鸣炮烧香,摆供敬裱、龙头朝着“喜神”、全体跪拜,名曰“迎喜神”,此时,还要唱一段喜神歌:天官、地官并水官,三官社上诸神仙,保护保护多保护,保护咱五谷丰收万万年。一人领唱,众和之,伴以锣鼓。热热闹闹,恭恭敬敬,将喜神迎回,供于龙王庙内,舞龙由三官社发起,并负责筹办各种事宜,包括抽人筹款,起始起尾等。“四脚龙舞”由11人表演,但村民们都愿意参加,即使不会舞者,也以能举一举龙头为快,以图吉祥。其套路、造型以表现想象中龙的形态和习性为主要内容,形态粗犷憨厚,场面变化较简单,表演时,都听从“龙珠”指挥。先走“龙出水”打开场面,接着表演“龙翻身”,“龙戏珠”,最后再表演“龙戏水”,舞龙者将龙举起,头、身、腿轻轻摆动。鱼灯、船灯在龙身下和腿下穿插而行,仿佛巨龙腾空戏水、渔船水面轻摇,鲤鱼跃越龙门。 

  2009年,隆盛庄四脚龙舞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赵建华 高明博
附件下载:

上一篇:开鲁太平鼓舞 下一篇: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