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编号:NMⅥ-16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历史悠久,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延袭。
达斡尔族把曲棍球称作“贝阔”,旧式的球棍是选择根部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的柞木削制而成,球称之为“朴列”,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杏树根、柞树根削磨成圆形,毛球用动物毛团制而成。火球用桦树上长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以使点燃。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多在重大节日、集会,以氏族、村屯为单位进行比赛,胜者倍享殊荣。比赛场地一般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没有统一规定,两端各设一个球门,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为保证球员的安全,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赛规则,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不得用于接触球和用脚踩踢球,不得用球棍打人和绊人等。打火球的比赛是在夜间进行。
随着现代曲棍球的发展,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1975年正式成立了业余曲棍球队,在1978年至2004年间,代表自治区获6次全国冠军。有174人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1989年国家体委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曲棍球之乡”。
2006年,达斡尔族曲棍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