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发表了关于内蒙古金斯太遗址的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将莫斯特技术遗存在欧亚大陆的分布从西伯利亚往东推进了近2000公里。
金斯太遗址位于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日呼嘎查境内,2000-2001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2012-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内蒙古博物院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该遗址分为9个层位,其中第1-8层出土文化遗物:第1-2层出土青铜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3-8层出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碳十四年代分析显示遗址第8层为距今约4.7-4.2万年,第7层年代为距今约4.0-3.7万年。第7-8层出土的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且破碎,主要以普氏野马为主。
2017年10月31日发表的该项研究成果表明,出自金斯太遗址下部第7-8层位的石制品组合具有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技术特征,这一方面对研究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群与技术的扩散、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东乌珠穆沁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苏德那木旺其格介绍,“金斯太遗址位于东乌旗阿拉坦合力苏木东海日罕山上,我们从2012年开始协助中科院和内蒙古博物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个夏天的挖掘工作,这次发布的研究成果对东乌旗境内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有重要意义”。